【药膳食疗】
1,米汤鹌鹑蛋:
[原料]大米30~50 g,山药10~20 g,薏苡仁15~30 g,鸡内金6~9 g,鹌鹑蛋2~3枚,白糖10~15 g。
[制法]将大米、山药、薏苡仁淘洗干净,放入瓦罐中,加清水约1500 mL,用旺火煮沸,煮至黏稠,滤去渣沫,留汁待用;鸡内金烤焦,研成粉末状;将鹌鹑蛋与鸡内金粉一同放入米汤中煮沸,调入适量白糖,即可饮用。
[功效]消食健脾。适宜脾胃虚弱证。
[服法]1剂/d,早、晚分2次服食,连服数日。
2,姜橘鲤鱼:
[原料]鲤鱼1条(300~500 g),生姜10~30 g,檑皮5~10 g,胡椒1 g,食盐、葱花各少许。
[制法]将鲜鲤鱼去鳞,剖腹,去内脏,洗净,将上列各药用纱布包好,塞入鱼腹,加清水适量,小火炖熟,加食盐、葱花调味即可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补脾健胃。适宜脾胃虚弱证。
[服法]空腹喝汤食鱼,1剂/d,分2次服。连服数日。
3,莲栀梨汁粥:
[原料]栀子、陈皮各3~6 g,鸡内金6~10 g,梨1个,大米30~50 g,莲子、砂糖各10~15 g。
[制法]将鸡内金研成细末;梨捣烂挤汁待用。先把莲子、栀子、陈皮放入沙锅中,煎取浓汁,去渣,然后放入大米、鸡内金、砂糖、梨汁熬成粥即可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健脾消食。适宜脾胃虚弱证。
[服法]1剂/d,代早餐食用,连用5~7日。
4,砂仁陈皮肚条:
[原料]猪肚50~100 g,砂仁末2~3 g,陈皮5~10 g,姜片、葱段、花椒、胡椒粉、料酒、食盐、白糖、猪油、味精、湿淀粉各适量。
[制法]将陈皮切块;猪肚洗净,放入沸水锅中焯透,捞出,刮去内膜,洗净待用。烧锅中放入清汤,投入猪肚,放入姜片、葱段、花椒,煮熟后捞去浮沫,捞出猪肚,冷却后切成肚条。将原汤烧开,放入肚条、砂仁末、陈皮块、胡椒粉、料酒、食盐、白糖、猪油、味精,用湿淀粉勾芡,装盘即成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健脾开胃。适宜脾胃虚弱证。
[服法]当菜佐餐,随意食用。
5,青果绿豆饮:
[原料]青果5~10个,绿豆20~30 g,梨1个,冰糖6~10 g。
[制法]将青果、绿豆洗净,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,先煎煮至绿豆开花,烂熟,再放入梨片、冰糖,煮沸即成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滋养胃阴,促进食欲。适宜胃津不足证。
[服法]1剂/d,早、晚分2次服食,连服数日。
6,泥鳅山药面:
[原料]泥鳅200~250 g,山药30~50 g,大枣5~10枚,姜末、食盐、味精各适量。
[制法]将泥鳅用花生油煎至金黄色,加水3碗,放入山药、大枣等,炖至熟烂,加入姜末、食盐、味精调味,以此汤煮面。
[功效]健脾开胃。适宜脾胃虚弱证。
[服法]常服。
7,山药莲子糕:
[原料]山药、糯米各200~250 g,茯苓60~100 g,莲子、芡实各50~100 g,白糖125~250 g。
[制法]将莲子去心、皮,与茯苓、芡实焙干后,研成细末备用。将糯米晒干,研成粉;将山药去皮,切碎,备用。将上述粉末与切碎的山药和白糖拌匀,做成小饼,上蒸屉,隔水用大火蒸熟即可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健脾益胃,开胃消食。适宜脾胃虚弱证。
[服法]每日空腹时食用几个小饼,连服8~10日。
8,白萝卜炖猪排骨:
[原料]白萝卜300~500 g,猪排骨200~250 g,食盐、葱花适量。
[制法]将排骨洗净,剁成3 cm大小;白萝卜切片备用。将排骨炖至肉脱骨时,再加入萝卜、葱花,炖烂后撇去汤面浮油,加入食盐即可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消食健胃,理气化痰。适宜脾失健运,夹食夹痰证。
[服法]佐餐随意食用。
9,九仙糕:
[原料]莲子3~5 g,山药8~10 g,茯苓6~10 g,薏苡仁10~15 g,炒麦芽12~15 g,炒白扁豆5~9 g,芡实3~6 g,白糖300~500 g,糯米粉500~1000 g。
[制法]将莲子用温水泡后去皮、心,与其他药物一同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,用武火烧沸后,转用文火煮约30分钟,取汁。把糯米粉、白糖、药汁和匀,揉成面团,做成糕,上笼,武火蒸30分钟即可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补益脾胃。适宜脾胃虚弱证。
[服法]取适量当早餐服食。
10,谷麦芽鸭胗汤:
[原料]谷芽15~20 g,麦芽15~20 g,鲜鸭胗1个,蜜枣1~2枚。
[制法]将鲜鸭胗洗净,剖开,撕下鸭内金,将谷芽、麦芽一同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,煲1小时左右即可,待温服食。
[功效]健脾开胃,助消化。适宜脾胃虚弱证。
[服法]1剂/d,分1~2次,饮汤食鸭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