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小豆的营养价值 小红豆大养生功效

2024-02-19 23:29
admin

提到红小豆,对中药有所了解的人可能都知道,红小豆跟薏米一起煮水当茶饮可以有效祛湿。其实红小豆的作用有很多,药用价值也是不得不提的。今天三九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些红小豆,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加全面地认识红小豆。那么红小豆有哪些营养价值呢?红小豆的药用价值以及食用价值又有哪些呢?带着这些疑问咱们一起来从下文中寻找答案吧!

红小豆也叫做赤小豆,李时珍称红小豆为“心之谷”,其功用为“生津液,利小便,消胀,除肿,上吐”,并治“下痢、解酒毒,除寒热痛肿,排脓散血,而通乳汁……”。

红小豆的基本信息

营养成分

每100克小红豆中含蛋白质21.7克、脂肪0.8克、碳水化合物60.7克,钙76毫克、磷386毫克、铁4.5毫克、硫胺素0.43毫克,核黄素0.16毫克、烟酸2.1毫克。

性状

种子是矩圆形的,两端较平截,大概有6mm长,直径为4~6mm。表面呈现为暗红色,有光泽,侧面有白色线性种脐,长约4mm,不突起。子叶两片肥厚,乳白色。

化学成分

含α-、β-球朊(α,β-globulin)、脂肪酸、烟酸、糖类,维生素A1.B1.B2,植物甾醇、三萜皂甙等。

性味

性平,味甘、酸。

①《养生要集》:“味苦,温。”

②《别录》:“甘酸,平,无毒。”

③《千金·食治》:“甘咸,平,无毒。”

④《食性本草》:“微寒。”

⑤《汤液本草》:“气温,味辛甘酸,无毒。”

功能主治

利水消肿,解毒排脓。用于水肿胀满、脚气浮肿、黄疸尿赤、风湿热痹、痈肿疮毒、肠痈腹痛。

科属分类

豆科。

红小豆的营养价值

红小豆又名赤豆、赤小豆、红豆。红小豆富含淀粉,因此又被人们称为“饭豆”。红小豆含多种营养成分。

红小豆营养分析

每100克红豆中含蛋白质21.7克、脂肪0.8克、碳水化合物60.7克,钙76毫克、磷386毫克、铁4.5毫克、硫胺素0.43毫克,核黄素0.16毫克、烟酸2.1毫克。红小豆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高,宜与谷类食品混合成豆饭或豆粥食用,一般做成豆沙或作糕点原料。李时珍称红小豆为“心之谷”,其功用为“生津液,利小便,消胀,除肿,上吐”,并治“下痢、解酒毒,除寒热痛肿,排脓散血,而通乳汁……”。

1.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,可刺激肠道,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,能解酒、解毒,对心脏病和肾病、水肿有益;

2.现代研究认为,红豆中含有多量对于治疗便秘的纤维,及促进利尿作用的钾。此两种成分均可将胆固醇及盐分对身体不必要的成分排泄出体外,因此被视为具有解毒的效果。

赤豆还可用于治疗心脏性和肾脏性水肿、肝硬化腹水、脚气病浮肿和外用于疮毒之症,都有一定效果。

赤豆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福氏痢疾杆菌、和伤寒杆菌等有抑菌作用。赤豆煮汤饮服,可用于治疗肾脏、心脏、肝脏、营养不良、炎症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水肿。

3.赤小豆是富含叶酸的食物,产妇、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。

注意事项

与红小豆相宜的食物有:鸡肉,补血明目,驱风解毒,营养全面。鲢鱼,祛除脾胃寒气,消肿去淤。南瓜,健美润肤。鲤鱼,利水消肿。乌骨鸡,滋阴养血,利水消肿。花生、红枣,补益心脾,利水消肿。

与红小豆相克的食物有:猪肉,同食易引起腹胀气滞。羊肚,性味功能相反。羊肝,同食易发生食物中毒。粳米,引发口疮。

红小豆的功效与作用

红小豆是很常见的,它对治疗疾病上,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,很多人在出现一些疾病的时候,都是会选择它进行治疗,那红小豆对治疗痢疾、水肿脚气都是有着很好效果,而且它在使用上,也是比较简单,因此是很多人最佳之选,但是对它使用上,都是要注意红小豆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呢?

对红小豆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呢,也是很多人不太了的,所以对它使用的时候,也是要注意这点,否则对疾病治疗的时候,也是会对患者身体各方面造成一定损害,这点也是要注意的。

红小豆的功效

除热毒,散恶血,消胀满,利小便,通乳。

痈肿脓血,下腹胀满,小便不利,水肿脚气,烦热,干渴,酒病,痢疾,黄疸,肠痔下血,乳汁不通;外敷治热毒痈肿,血肿,扭伤。

红小豆的作用

红小豆可整粒食用,一般用于煮饭、煮粥、做赤豆汤或冰棍、雪糕之类。用于菜肴有“红豆排骨汤”等。由于赤豆淀粉含量较高,蒸后呈粉沙性,而且有独特的香气,故常用来做成豆沙,以供各种糕团面点的陷料。红小豆还可发制赤豆芽,食用同绿豆芽。

注意事项

红小豆久食则令人黑瘦结燥。中药另有一种红黑豆,系广东产的相思子,特点是半粒红半粒黑,注意鉴别,切勿误用,且阴虚而无湿热者及小便清长者忌食。

红小豆的食疗价值

红小豆分布于我国广东、广西、江西及上海郊区等地。夏、秋采摘成熟荚果,晒干,除去荚壳、杂质,收集种子备用。

[性能]

味甘,性平。能健脾利湿,散血,解毒。

[参考]

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磷、钙、铁,维生素B1.B2,烟酸、皂甙等成分。

[用途]

用于水肿、脚气;产后缺乳,腹泻、黄疸或小便不利;痔疮,肠痈。

[用法]

煮食,煎汤或研末服。

[附方]

1,红小豆桑白皮汤

红小豆60g,桑白皮15g。加水煎煮,去桑白皮,饮汤食豆。

源于《本草拾遗》,本方用红小豆健脾利湿,而以桑白皮专于利尿消肿。用于脾虚水肿或脚气,小便不利。

2,茅根煮红小豆

白茅根250g,红小豆120g。加水煮至水干,除去白茅根,将豆分数次嚼食。

源于《肘后补缺方》,白茅根为凉性利尿药,其味甘甜,用以煮豆,既可增强利尿作用,又较适口,故颇为得法。用于水肿,小便不利。现用于肾炎或营养不良性水肿。

3,红小豆粥

红小豆120g,粳米30g。加水适量,煮稀粥。分2次食。

源于《妇人良方》,本方能益脾胃而通乳汁。用于妇女气血不足,乳汁不下。

4,苦酒赤豆散

红小豆100g,用醋1茶盅,煮豆至熟,取出晒干。

红小豆再入适量米酒中浸渍至酒尽,经干燥后研为细末。分3次服,每次3~6g,用米酒送服。

源于《肘后方》,赤小豆等三者均能散血,醋又用止血之效,故本方有散血消肿和止血作用。用于痔疮瘀肿疼痛,大便带血。

红小豆以粒紧、色紫赤者为佳,健脾利水,解毒消痈,清利湿热。红小豆煮粥食之,有健脾胃、利水湿的作用。凡脾虚不运、腹水胀满、小便不利、黄疸、泻痢者,皆可食之。小豆煎水或入药,有清热利水的功效,可治急黄、肠痈、痔痢下血、风疹瘙痒等。生豆杵末,鸡蛋清调匀外涂,可治热毒痈肿。

红小豆的药用价值

药物配伍

1.配赤茯苓

清利下焦湿毒力大,可用于湿热蕴结小便不利,尿血,下肢浮肿,或泻痢。

2.配当归

渗湿清热,活血行瘀,使热去湿除则出血自止,可用于湿热便血,腹痛,尿血。

3.配连翘

既能解心经之火,又利湿热而解毒,可用治湿热内蕴之黄疸,湿热下注之淋症,妇科盆腔炎急性发作和产后高烧。

4.配白茅根

在增强利水消肿的同时,还有一定的凉血通淋之功,可用于水肿,脚气浮肿,小便不利,淋闭尿血等症。

5.配瓜蒂

酸苦涌泄,催吐作用甚捷,又得赤小豆护中保胃气,使快吐不伤正,可用于痰涎壅塞胸中,宿食停滞上脘而泻利不能及者。

6.配鲤鱼

治脚气及大腹水肿。

7.配鸡子白

调涂治热毒痈肿。

8.配麻黄

二药均可利水,但赤小豆清热利湿而消肿,并能解毒,麻黄宣畅肺气下达膀胱而利水,相配有宣肺利湿,清热功效。

9.配商陆

逐水除胀,常用于水肿胀满等症。

Copyright 知心的果实 .All Rights Reserved.